- · 《大学教育科学》投稿方[06/01]
- · 《大学教育科学》期刊栏[06/01]
- · 大学教育科学版面费是多[06/01]
高等教育论文_阿特巴赫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阿特巴赫对高等教育事业贡献突出 1.1.2 阿特巴赫的高等教育思想内涵丰富 1.1.3 阿特巴赫心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意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阿特巴赫对高等教育事业贡献突出
1.1.2 阿特巴赫的高等教育思想内涵丰富
1.1.3 阿特巴赫心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2.1 个人经历与对世界一流大学基本认知的生成
2.1.1 芝加哥大学:打开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
2.1.2 学习兴趣:激发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求知欲
2.1.3 早期研究经历:奠定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基础
2.2 时代背景和追逐世界一流大学现象的催生
2.2.1 高等教育大众化
2.2.2 高等教育国际化
2.2.3 知识经济与市场化
2.2.4 各国和地区积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象
2.3 其他学者和学术共同体对思想形成的积极影响
2.3.1 其他学者观点:加深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与认识
2.3.2 学术共同体: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平台
2.4 文化工具与对世界一流大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阿特巴赫对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阐释
3.1 世界一流大学悖论
3.2 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
3.2.1 阿特巴赫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
3.2.2 阿特巴赫对相关概念的解读
3.3 从研究型大学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特征和条件
3.3.1 从历史中走来:当代研究型大学的演变历程
3.3.2 成独特之存在: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精神文化
3.3.3 倚差异化系统: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组织前提
3.3.4 登世界之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外部资源保障
3.3.5 经排行榜认定:世界一流大学的外在衡量标准
第四章 边缘与中心:阿特巴赫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现象的分析
4.1 边缘、中心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系
4.1.1 全球知识网络中大学边缘—中心的分布
4.1.2 全球知识网络边缘—中心格局的动态变化
4.1.3 世界一流大学:各国参与全球知识网络的关键
4.2 知识中心: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及其面临的挑战
4.2.1 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4.2.2 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建成的关键特征
4.2.3 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挑战
4.3 巨型边缘:印度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及存在的困境
4.3.1 宏大的目标和严峻的现实
4.3.2 印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
4.3.3 印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困境
4.4 步入中心: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展及重点把握的问题
4.4.1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展
4.4.2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取得成就的关键
4.4.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第五章 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5.1 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评价
5.2 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启示
5.2.1 完善高等教育系统,用整体思维看待世界一流大学
5.2.2 遵循现实发展规律,防止同构倾向和盲目追求排名现象
5.2.3 保护本土学术特色,创造国内与国际的动态平衡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阿特巴赫简介
附录二 阿特巴赫的出版物及中文译著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文章摘要:菲利普·G·阿特巴赫是全球知名的比较高等教育专家,他关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变化。近年来,在全球化愈发深入,国家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前沿话题被人们广泛讨论。阿特巴赫深入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特征、在全球知识网络中的作用,并对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有必要对阿特巴赫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进行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知,使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情况,而且也有利于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较为有益的建议和思路。具体而言,本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分析了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其个人经历和兴趣的激发、高等教育背景和现象的催生、学术共同体和其他学者的重要影响以及各种文化工具的广泛传播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分析了阿特巴赫对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理解。研究型大学是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它们具有独特的内部精神文化,依赖于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能够获得强有力的外部保障。同时,全球大学排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外在衡量标准。只有位列排行榜前列,经过排行榜认定,政府、大学和公众才承认大学是世界一流。第三,从全球知识网络边缘—中心的差异和世界一流大学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阿特巴赫对一些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情况的比较研究。阿特巴赫主要对美国、印度、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展、优势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各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基本一致,但是获得学术卓越的道路会因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第四,评价了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思想,并挖掘了对我国的启示。阿特巴赫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兼具深刻性和现实性,影响甚广。对我国而言,阿特巴赫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有益的建议:要完善高等教育系统,用整体思维看待世界一流大学;要遵循现实发展规律,防止同构倾向和盲目追求排名现象;要保护本土学术特色,创造国内与国际的动态平衡状态。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网址: http://www.dxjykxzzs.cn/qikandaodu/2021/111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