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天津大学教授被学生举报后续,自然科学基金委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裕卿教授曾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一名教授,而曾经举报他的学生则是张裕卿教授曾经带过的一名研究生,不过这名研究生并没有顺利毕业。 据举报人反馈,也正是凭借着张裕卿教授

张裕卿教授曾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一名教授,而曾经举报他的学生则是张裕卿教授曾经带过的一名研究生,不过这名研究生并没有顺利毕业。

据举报人反馈,也正是凭借着张裕卿教授高超的造假技术,让他得以每年平均发表4篇SCI,让不知情的人以为他是一个学术过硬的学者。然而当揭开伪装之后,他的真实面目让人心寒。

对于张裕卿教授而言,或许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学生举报,而举报他的学生以堪比“教科书式”的举报,让张裕卿教授瞬间名誉扫地,前途一片黯淡。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名研究生写了长达123页的举报信,内容详实,证据充分,来源明晰,以至于当时这篇举报信曝光后,没多久,天津大学就对张裕卿教授作出了相应的处理。比如解除聘用合同。

从最终结果来看,张裕卿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相当严重,同时也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当作典型反面教材进行通报,不出意外的话,张裕卿教授的科研学术生涯就到此为止了。

于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追回张裕卿教授教授申请的2个项目的已拨资金,同时取消张裕卿教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5年,还给予张裕卿教授通报批评。

不过这事还没完,因为张裕卿教授当时申请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张裕卿教授曾经就拿了不少问题论文,作为这两项基金项目的支撑材料。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需要张裕卿教授拿出一个说法,同时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惩。

在这封举报信中,举报人十分详细地描述了张裕卿教授曾经多次将学生的论文成果写上他自己和他女儿的名字。而且还指导学生如何论文造假,可以算是从根上就已经坏透了。

要知道对于科研学术工作者而言,如果不能守住学术诚信的底线,那么就无异于亲手砸掉自己的饭碗。

而张裕卿教授教授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主要还是“得益于”他曾经带过的学生的举报信。

值得一提的是,举报张裕卿教授的学生是一位农民家庭的学生,考上天津大学研究生并不容易,但是当他得知自己的导师是一名学术造假的“高手”后,他就逐渐丧失了对学术的希望,最终沦落到退学的尴尬境地。

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核查,张裕卿教授被学生举报的17篇问题论文当中7篇署名不实,11篇图片重复使用,2篇数据造假。也就是说,这17篇论文经核实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方面被天津大学解聘,另一方面还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我想,如今几乎没有高校会再招聘这样的人任教,同时学生们也不会信服这样一位教授的授课成果。

于是,近日,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官网上,一则处理决定特别醒目,而这则处理决定中就提到了张裕卿教授曾经的学术不端行为。

毕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学术造假的侥幸让他们享受到了不该享受的成果。但最终被发现造假后,他们是否又能坦然地面对被解聘、被通报的尴尬境地呢?

而张裕卿教授,作为天津大学“土生土长”的教师,从本科到博士均在天津大学上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原本有着十分光明的前程,然而却因为学术造假亲手毁了自己。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网址: http://www.dxjykxzzs.cn/zonghexinwen/2022/0516/514.html



上一篇:多所名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专家:真正一流大
下一篇:全方位激发高校青春源创力 联通在线启动海纳青

大学教育科学投稿 | 大学教育科学编辑部| 大学教育科学版面费 | 大学教育科学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大学教育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